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紀錄】臺灣百岳 - 鈴鳴閂山,加上登山車之後,硬到破表啊!!


這次的鈴鳴閂山,加上登山車之後,硬到破表啊⋯⋯

這是一個很慘的故事,我們有兩件事情完全在意料之外,時間整個都失控了。

一是,林道路況太差,居然完全無法把車開上去,所以從1K處就要開始騎登山車上山,直接上到10.5K處藏車。
二是,背13-15kg的登山包騎車重心太高,人重車輕,太陡太跳的坡度路面我們都無法騎,甚至很多後段太差的路都是用牽的上山,時間更久,體力消耗越大。

DSC_9848.jpg


DSC_9854.jpg


轉眼間3個小時就過去了,我們寶貴的白天時間,就這麼人間蒸發了......連16K的地標野狼機車都還沒看到,因為雨滴,日落前就在730林道上迫降......

而那天,是我們才準備要爬鈴鳴閂山的第一天而已。
就算是三天兩夜的鈴鳴閂山,加上登山車之後,依然是硬邦邦的上去,再硬邦邦的回來。

IMG_0024.jpg
IMG_0162.jpg


D1
05:00 三峽起床
05:30 出門,拆車
開車
06:00 出發
09:45 環山派出所
10:15 出發
11:00 清泉橋
11:30 小轎車開到730林道1K處,無法繼續,停車組車
DSC_9676.jpg

DSC_9678.jpg
騎車
12:00 出發
14:20 9K流籠處,包包13kg跟單車一樣,重心太高很多很陡很跳無法騎,有點糟
14:50 10.5K午餐,藏車,大休30min
爬山
15:20 出發
16:10 11.7K紅柵欄,休10min
16:45 13.7K水桶水源
17:20 15K水源營地
17:50 15.7K紮營
19:30 就寢

IMG_0020.jpg


IMG_0160.jpg


爬山路線 - 前情提要:

鈴鳴閂山加無名甘薯為百岳北二段的路線,因為完整的北二段大多需要四到五天的時間,大部分的上班族會將這路線拆成一半來爬,其中的一半為鈴鳴閂山這兩座山頭,可以兩天一夜完成的路線,但要先說,光是兩天一夜本身就非常的硬。

因為11.7K~27.7K都是完全徒步的林道,才能抵達登山口,開始正式爬山,所以基本上這兩天,都需要爬近12小時,完完全全的一整天都在走路爬山,是個極需體力,硬硬der路線。


騎車路線 - 前情提要:

有了上次郡大林道的經驗,讓我們對於4+2(四輪加兩輪),再去爬山的路線感到興奮萬分,既可以享受林道,抵達時間又不算太久。

那時我們郡大林道開車開到了21K處,才開始換登山車,再騎11K抵達32.5K郡大山登山口,時間跟體力覺得恰到好處。



DSC_9679.jpg


IMG_0158.jpg


這次看了紀錄寫,730林道9K和11K處分別各有一個停車點,開車去或包車去的山友也大有人在,想說再怎麼樣,畢竟開車抓時機轉騎車消耗的時間,還是比純走路爬山強,這次整體時間應該也會很漂亮。

諸如以上的前情提要,我們另外再多排一天預備天,準備走個三天兩夜,怎麼想都覺得應該夠了,如果早點出來,還可以去遠一點的合歡溪步道,散步或騎個登山車看看。


[ Youtube高畫質影片 ]
鈴鳴閂山D1 / 730林道登山車全制霸(蛋糕狂 Cake Holic - 寧)



殊不知⋯⋯跟我們想的根本完全不一樣!!

意料之外一:

我們萬萬沒想到,730林道的路況會這麼爛,高落差的路段實在太多了,低底盤的小轎車才1K處便開不下去,更別說之前預計的9K處停車區,居然連一半都開不到......!

此時已是中午11點半,看事態不對,我們準備找停車的地方,開始組登山車,而真正騎到10.5K處藏登山車時,爬升700m,又已經歷時超過3小時,我們寶貴的白天時間,轉眼間人間蒸發。

意料之外二:

我們分別背了13~15公斤的大背騎登山車,因為後面三天兩夜都是爬山的行程,便把所有吃穿著的裝備都放在登山包裡,不像之前騎車旅行般,會分散重量到車子的車包上。

結果身上重量太重,只要陡一點坡度,我們都騎不上去,人太重車太輕,怕背包的重量會把我們的重心拉走,導致摔車或倒車,重心又高,跳一點的路面,我們也不敢騎,所以甚至後段太差的路面,我們都是牽著車上去的......時間更久,體力消耗更大。

最後真的不行,連11.7K徒步林道到還沒抵達,便率先把車藏在10.5K處的樹木叢林裡,開始改徒步出發,而正式進入11.7K徒步林道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以後的事了。

IMG_0030.jpg

事情居然還沒完,以防萬一15K先背好水,原本想說最少走到17.5K岔路口扎營,但果然沒那麼容易,下午五點半開始滴雨,天色漸暗,幸好林道本就是隨處可挑營地紮營的好路線,15.7K迫降就地扎營,做好心理準備,晚上還是早早睡,因為今天時間大delay,隔天必須2點半起床,摸早黑出發,才有機會順利完登兩座山。

IMG_0151.jpg
D2
02:30 起床
04:00 15.7K出發
04:40 17.5K岔路口
07:05 23.2K閂山登山口,休20min探營地
07:35 23.5K紮營,重裝換輕裝,休35min
08:10 出發
08:40 過乾溪溝,良好露營地,4T*3
08:50 24.5K水管水源,下雨時較穩定,取水10min,沿路多營地
09:00 出發
09:25 25K工寮,休10min
09:55 過崩塌(低繞)
10:45 27.5K鈴鳴登山口,小休15min
12:40 鈴鳴山3272m,休5min
14:20 27.5K鈴鳴登山口,雨衣雨褲上換裝,休25min
14:45 出發
15:45 上高繞路
16:20 下高繞
16:30 25K工寮,休10min
16:55 24.5K水管水源,取水10min
17:30 23.5K紮營
20:00 就寢

第二天我們爬了整整13.5個小時,一整天都在爬山,因為昨天消失了3個小時,今天必須把所有林道都踢回來。

後來討論決定,清晨四點開始從15.5K,七點踢到23.5K,過閂山登山口一點點的地方先扎營,後面輕裝單攻鈴鳴山,回頭睡在閂山登山口附近,一來不用背這麼遠的重裝,二來登山車的不確定因素,讓我們決定第三天越早出去越好。

DSC_6989.jpg


[ Youtube高畫質影片 ]
鈴鳴閂山D2 / 23.5K處營地介紹(蛋糕狂 Cake Holic - 寧)



多煩人又臭又長的林道就別提了,充斥著咬人貓還有窒礙難鑽的厚重芒草,常常一個拐彎,腳邊就給你一片咬人貓的驚喜。

26K左右的崩塌處記得低繞,穩穩拉繩都還算安全,至於繩子的耗損折舊率就靠自己判斷了。

鈴鳴山頂前的最後五百公尺,是我最享受的路段,山頭的展望也是美倫絕頂,但頭上隱隱作聲的悶雷,讓人膽戰心驚,我們待不到五分鐘就趕緊下山,離開草原區回到森林處陡下後,上頭的雷聲近得彷彿就在耳邊炸裂,我的心臟也跟著撲通撲通跳著,緊張得半死,陡下下山的速度又再快些。

DSC_9704.jpg

DSC_9713.jpg

DSC_9719.jpg

**夥伴溫馨提醒:打雷時,手機記得關機,手機的電磁波是比金屬還要棒的導電體。

[ Youtube高畫質影片 ]
鈴鳴閂山D2 / 鈴鳴山 - 用360打開你的視野(蛋糕狂 Cake Holic - 寧)


回程背水晚上吃飯,跟隔天的行進水,北二段是有名的缺水路線。

最後回到充滿蒼蠅和蛾的家,準備吃晚餐睡覺,被搞到煩了,拿出蚊帳阻擋昆蟲,730林道的植物林相多元豐富,連帶的昆蟲生物也很生機旺盛,睡覺如果只帶外帳,真的會崩潰。

D3
02:40 起床
04:40 出發
04:55 23.2K閂山登山口
05:35 草坡看日出,休25min
06:00 出發
07:20 閂山3168m,休30min

DSC_7081.jpg

07:50 出發
09:35 23.2K閂山登山口,整裝換大背,休25min
10:00 出發
11:55 17.5K叉路口,休15min
13:05 15K最後水源瀑布
13:35 13.7K水桶水源
14:00 11.7K紅柵欄2300m
14:20 10.5K藏車處,整裝,休20min
騎車
14:40 出發
15:45 1K停車處,整裝放車
開車
16:30 出發
20:45 三峽停車場,整裝組車
21:15 到家,洗衣服洗洗吃
24:00 睡覺

今天仍舊兩點半起床,依然是硬硬der一天,今日天氣大好,閂山順利登頂,還停留看了半個小時的日出。

DSC_9750.jpg

DSC_9763.jpg

DSC_9775.jpg

DSC_9788.jpg

DSC_9797.jpg

回程踢林道出去的時候,我一直很擔心,背包太重,重心太高,我們無法騎登山車回1K處,這樣會花更久的時間,沿路這樣叼叼唸唸地擔憂著,繼續踢著又臭又長的林道,瞬間倍感佩服選擇兩天一夜來回的人們,若是兩天都重裝從頭踢到尾,這林道真的會折磨得讓人很崩潰,但思及他們踢到最多8K,就會有車子來載了,我們則是要自己騎出去......恩......硬邦邦啊。

IMG_0107.jpg

IMG_0120.jpg

最後比想像中來得順利,下午兩點多順利拿回車子,大部分的路段都還能騎,下坡沒想像中陡,若屁股坐椅墊後段一點,把重心往後帶,有了120的前避震行程,就算車子彈跳不斷依然可以很穩。

IMG_9998.jpg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路的兩旁有咬人貓還有勾人植物,勾人植物尤其都把自己的鉤子長長的伸出來,因為路面偶爾崎嶇,有時我們必須騎到旁邊一點,結果一次侑甥一不小心被勾到,就算減速了,手指仍被勾出一個洞,手臂延伸上去的袖套全部都被勾牢,龍頭因此不小心跟著被拉著偏擺,差點就出大事了,還好速度不快一切沒事~

勾人植物真的太危險了,大家在林道一定要萬分小心!!

下午快四點終於順利抵達停車處,拆車整裝打道回府,回程開車餓得半死,先在環山的小7吃東西(沒錯!環山開小7了!!),馬上開車回家,最後居然還是弄到半夜12點才睡覺QQ。

IMG_9996.jpg

提個外話,我這次還學到很多,山路開車的技巧:
  1. 過彎前先踩剎車(不會暈車重點一)——穩穩的先進去彎頭,進入彎後開始踩油門加速,只要加速後,原本的離心力甩人感,就會漸漸被抵消(不會暈車重點二)。

  2. 方向盤只要跟著彎「先」轉——就都開的過,若是發現不夠再補的,都是大忌,一來在彎道中需要減速(會暈車),二來會增加難受的離心力(會暈車),在彎道中減速絕對會暈車!大忌!

  3. 再者加速可以讓你的彎更容易過——想像在高速公路上速度很快時,方向盤偏一點點就會影響很大,同理放在過彎,加速讓你不用打到那麼滿,彎依然可以過,速度又快。

  4. 開車的路線由外切到內——從還沒進入彎的外側白線,進入彎後則貼著彎的內側雙黃線,就算是小小的山路縣道,能操作的幅度不大,對速度依然會有影響,詳情如影片2:08開始:https://www.facebook.com/Eurosport/videos/10156096654554745/(沒錯是單車的XDDD)

以上是不會暈車快速過彎的小心得(因為本人也很容易暈車,所以對這次的收穫感到非常興奮,哈哈哈)。

#因為暈車_我開車都是先求穩再求快

IMG_0101.jpg

IMG_0093.jpg

IMG_0094.jpg

小小總結,加上登山車的鈴鳴閂山,真的好硬啊…...只能再來想下次要去哪了。

永無止盡的挑戰下去。
活著,真好!


參考D1林道GPS紀錄:

位置: 556台灣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林道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