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評測】戶外中我最重視的三項兼備:通用性高、機能性強、再加上輕量化——Black Diamond Alpine Start Hoody

Black Diamond Alpine Start Hoody 與奇萊主峰,攝於奇萊北峰 - photo credit Johnson

從2013年野跑起家,2015年初百岳後連年爬高山,2017年開始傳攀與固定戶外攀岩,逐漸嘗試海外Alpine攀登,隨著攀登經驗不斷累積,服飾裝備的使用也開始汰舊換新,到最後我最注重的是具機能性同時又輕量化

身為一個怕冷和想防曬的女生,有時穿上短袖後,只需要再一件外套,能自在活動也能防風防輕雨的防護衣。若都是同樣的機能,我一定選擇最輕量化的——舒適自在、攜帶方便。

Black Diamond Alpine Start Hoody 極簡主義下的輕量,多層次穿搭也不笨重,無論在春夏的百岳縱走和秋冬的戶外攀岩,攜帶性和實用度都很高。若再加上有氧運動和高強度運動皆合用的通用性,一件抵多件每次出門都有理由帶上它,確實成為我出勤率最高、最實用外套

特徵:

  • 重量:174g(女XS)
  • 材質:採用NanoSphere®技術的Schoeller®彈力編織尼龍(80 gsm,93%尼龍,7%彈性纖維)
  • 口袋:胸袋*1
  • 連帽:可調式,頭盔也帶得下
  • 其他:
    • 胸前口袋即可反裝收納,雙頭拉鏈
    • 修身款
    • 下擺束繩

從今年雙十入手 Alpine Start Hoody 到現在,去了山縱走和戶外攀岩,不同條件下的各種目的都相當適合。我是個只要沒有下雨就往屋子外跑的戶外上癮者,無論是大太陽底下,或陰天細雨,它都取代了過薄的風衣外套和有時又偏厚重的雨衣,成為我出勤率最高的外套。
左:攝於奇萊北壁門牙下 - photo credit Johnson / 右:攝於龍洞訓導處 - photo credit 蒯蒯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輕量化背包・下】攀登包Alpine Packs vs. 超輕量背包Ultralight Pack 比較表



【輕量化背包】分上下兩篇介紹,列出目次以參閱:


【輕量化背包・上】 - 輕量化是什麼?我該輕量化嗎?

  • 不是裝備貴,而是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 一定要裝備輕量化,再使用輕量化背包?
  • 我該如何選擇輕量化背包?
  • 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來看包包特色

【輕量化背包・下】攀登包Alpine Packs vs. 超輕量背包Ultralight Pack 比較表

  • 攀登包(Alpine Pack)與超輕量包(Ultralight Pack)的特色差異
  • Alpine Packs vs. Mountaineering Packs 數值比較表
  • Alpine Pack是什麼?
  • Alpine Pack細部特點



攀登包(Alpine Pack) VS. 超輕量包(Ultralight Pack)

若單單尋求「輕量化」,市面上確實有很多厲害的輕量化背包。
基於朋友專精裝備狂大大立場與建議,Ultralight Pack跟Alpine Pack本各有獨到之處。UL包就是為了Hiking而設計,就像AL包也是為了Alpine特別訂製一樣,先決環境條件完全不一樣,不是哪個比較好,或誰能代替誰。

BUT!!
人生就是多了這個BUT!

雖然攀登這條路雖然是無限的,但我的荷包是有限的。
我個人基於預算的考量,還有技術攀登的需求,決定先擇其一看其他環境是否還能適用,便暫時先以Alpine Pack為主。

但實際背負過 Ultralight Pack 後,對它的背負系統表現深感驚豔,體驗負重約10kg,背在身上輕若無物(是真的全無浮誇!),Alpine Pack 負重系統更簡約,同為 10kg 背起來體感反而頗重,實測差異很有感,真的會讓人掙扎是否再下手另一顆UL包啊~~(荷包吶喊)。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評測】打開我的輕量化視野:Zamberlan 330 Marie 輕量登山女鞋



從行走的第一天開始,就發現和過往經驗有很多的不同。

最初我是穿 Zamberlan 中性鞋(Zamberlan 1025 Tofane NW GTX RR),一年半載,走過兩天一夜如兩日玉山主北,縱走九天如能高安東軍等。
一直以來對登山鞋的印象是:堅硬、挺立又穩重,這一年來花足了心思去馴鞋。

2019 年 9 月初改穿 Zamberlan 女鞋(Zamberlan 330 MARIE GTX® RR WNS)去三天兩夜八通關上玉主,完全打破我對登山鞋舊有的觀念和想像,才明白「合適」的威力到底有多驚人。
最吃驚的是——身體力行去實踐裝備輕量化後,居然連「習慣」都能改變,這是我萬萬想不到的。

圖左為 Zamberlan 1025 Tofane;圖右為 Zamberlan 330 Marie

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紀錄】臺灣百岳 - 八通關上玉主(201909)

【八通關上玉主】

普遍的走法是:
D1 八通關吊橋 > 4.3K雲龍瀑布 > 10.5K對觀日軍駐在所 > 14.6K觀高坪(C1W1,前100m活水取水)
D2 觀高坪 > 新舊路岔路口 > 18K八通關高繞岔路口 > 八通關草原 > 3K棧橋 > 荖濃溪營地(C2W2,左側10m活水處取水)
D3 荖濃溪營地 > 6.7K主北荖濃溪三叉路口 > 主北叉路口 > 玉山主峰3952m > 1.7K圓峰排雲叉路口 > 8.4K排雲山莊 > 4K西峰下涼亭 > 塔塔加登山口

約莫6-9hr/天,全線通訊量好,水源充足。


-----




大家對「八通關古道」的想像是什麼呢?

八通關古道有兩條:
1. 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
2. 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道

兩條皆是橫亙台灣東西部的聯絡道路,相遇於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的關鍵鞍部——八通關草原。
而由日本人修築的道路,後來更延伸成為當時攀登玉山主峰的主要路線。

伴著中秋節的月光明燈,我們循著鹿野忠雄的足跡,重溫這條充滿歷史軌跡的傳統越嶺道。
雖說古老,卻比想像中好走,沿途幾乎都是緩坡,沒有阿雜煩人的植被,途經瀑布、草原、冷杉林與巖牆。




-----


日治八通關越嶺道西段,以八通關草原做為分界,地景地貌有很大的變化,我直接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介紹。

新舊兩路

觀高到八通關草原間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高繞新路,一路陡上約350m到八通關山西峰前,再陡下回正路。
舊路則是要通過七八個碎石鬆動的崩塌段,但坡度相對平緩的傳統腰繞路。由於同行友人兩條都有走過,評估全隊皆是老屁股,我們這次取道舊路。



前半部——八通關越嶺道(舊路)

舊路上最多的是瀑布,再來才是惡名昭彰的崩塌地型。

・瀑布

除了五層以上的乙女瀑布和雲龍瀑布外,還有一小瀑從古道上方而降,必須和它比快,就算小跑通過也會濕身大半。琳瑯滿目的各式瀑布,數不清的橋底下清澈深潭,沿途無需擔心水源,我在心中戲稱瀑布賞析之旅。

 

・崩塌地型

七八個大型崩塌段,每每都只有一個腳掌的寬幅可以踩踏,甫踩上去,碎石便「沙沙沙」地沿著腳邊流過。若是有經驗者,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仍可通行,這次天氣晴仍土石鬆動,若有降雨機率,則完全不建議走舊路。





後半部——玉山越嶺道

跨過最後一段崩塌腰繞路後,地景有了很大的改變,從一片灰到滿眼的綠,走進連片青綠的八通關草原,非常漂亮。草原最平坦的地方是營盤:清代軍官和日治駐在所的遺址,更是古道愛好者尋找歷史痕跡的聖地。往後沿途可以看著高聳的玉山主峰和東峰,並直直地朝它們走去。





・人工駁坎

直到古道不再破碎,我終於有機會從側面一探究竟,原來整條八通關古道是由人工的駁坎搭建而成,青苔底下的是滿滿的石片人字堆疊,「八通關古道」這幾個字瞬間踏實了起來,不再只是中學課本裡讀到的歷史,而是歷歷在目、貨真價實,現在依然舒適能走的古老道路。八通關,不管是鄒族語稱玉山的音譯,還是古時人們的意譯:取道東西、四通八達,這些痕跡都讓它的名字深刻且生動了起來。





-----


秋高氣爽,晴天眷顧,我們在滿滿的太陽底下登上了玉山主峰。

三天兩夜的八通關進塔塔加出,政府開山終於有機會走「八通關上玉主」一探究竟——美麗、盡興、又順利。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評測】最環保的水壺,沒有之一——Bubi 軟水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非常注重環保的人,環保餐具不離身之外,最常帶著的是環保盒。
是的,我曾經用環保盒去買飲料過……

一直找不到輕、通用性又高的水瓶,直到這次帶著 Bubi 去日本爬山,之前早就看到朋友在使用了,終於能有機會到處拿去用XDDD。


不用不知道,一用不得了!
帶起來順手,我根本到處亂勾,而且要裝什麼都可以!


來自美國的 Bubi軟水壺,我認為它是新一代的環保兼戶外神器!

特點:

🔸可折疊
🔸自帶外掛鉤環
🔸微波當暖暖包,冷凍當冰敷袋(-100~200度)
🔸下水當防水袋
🔸放睡袋保暖一滴不漏(日本爬山天天放)

最厲害的是!!
🔸可以由內往外推,整個翻過來洗!



適合的人:

身為戶外人,我認為你值得擁有它。
身為環保人,我認為你必・須・擁有它!
絕對發自內心的100%強力推薦!



詳細資訊:

產品內容物與規格說明/保固資訊
品牌:Bubi
品名:BubiBottle 14oz/22oz/35oz
材質:100%矽膠
耐熱溫度:-100℃~200℃
容量:450毫升/650毫升/1000毫升
售價:$ 580/$780/$980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分享】MyBest 邀稿經驗


以下逐步分享經驗流程。


1. 獲得邀請

有天收到一封Email,是來在 MyBest 的裝備經驗分享邀請,來回對答的過程中受益良多。


2. 討論主題

原本也是被邀請寫「登山愛好家的10個愛用登山裝備」,但在該網站上大致瀏覽了登山愛好家的愛用品推薦專欄後,發現部份愛用品其實大同小異(例如:濾水器等),想說何不趁這個機會做個區隔,所以和編輯提出了兩個比較不一樣的主題: 

一、山難好物 - 
因個人經歷過兩次山難,都自組平安歸來,在戶外環境中一些保命的小工具與裝備有些想法,認為值得分享。 

二、雪季攀登 - 
這在登山界算難度較高的攀登類別,所以普遍上也較少人好物分享,也許也是個獨特的機會,能夠跟大家交流裝備看法。 

幸好MyBest的編輯也有興趣 XDD,便順利衍伸出了以上兩篇推薦。


3. 正式撰文

發現對方有一套基本架構在走,例如每個品項要有「商品小標語:一句話形容」,和每個品項的介紹盡量約150個字,另一般大眾都好吸收的資訊量。

因有專門的編輯做把關,最大的收穫反而是在定稿中,看到自己的字句,重新編排後,字裡行間增添了節奏,閱讀起來更通順。

文字上的造詣,扎扎實實的上了一課。(跪在鍵盤上讚嘆)

案例分享 -
3M Nexcare自黏彈性繃帶:「山上每多一分處置,山下就少十天痛苦」

推薦短文 - 
原始版本:
**彈繃除了帶出門外,需事前做功課,了解使用情境跟方法後,再做患部處置較適宜。

簡易急救包中,彈繃一直是被我忽略的項目,直到久病成良醫,漸漸學會初步固定加壓的重要性,才明白彈繃的用途。

當初是在山上墜落後手肘脫臼,雖夥伴即時協助復位,但沒有進行加壓固定,後幾日「一暝大一寸」的腫脹程度讓我瞠目結舌,下山後從醫護人員口中得知,若當初有進行加壓固定,手肘就不會腫這麼大,消腫時間也不會拖這麼長,能少點苦痛,而扭傷也是一樣的處置步驟。

編修後的版本:
曾經因山難導致手肘脫臼,雖夥伴即時協助復位,但沒有進行加壓固定,後幾日的腫脹程度讓我瞠目結舌。下山後從醫護人員口中得知,若當初有進行加壓固定,手肘就不會腫這麼大,消腫時間也不會拖這麼長,能少點苦痛,而扭傷也是同樣道理。

簡易急救包中,彈繃一直是被我忽略的項目,直到久病成良醫,漸漸學會初步固定加壓的重要性,才明白彈繃的用途。彈繃除了攜帶出門外,需事前做功課,了解使用情境跟方法後,再做患部處置較適宜。


4. 來回校稿

將文字細節做最後校對。

案例分享 - 
標題塑造統一性。
因是國外的品牌,加上型號有時候都很長,初次接觸雪季裝備的國人可能無法快速分辨,和編輯討論可以統一把品牌名稱都大寫,型號只有首字母大寫的方式做區分。

原始版本:
ex. PETZL SUMMIT ICE AXES 經典登山冰斧

編修後的版本:
ex. PETZL Summit Ice Axes 經典登山冰斧


5. 完成發布

感謝對方願意給我們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們的裝備經驗。
歡迎大家點以下連結,延伸閱讀~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評測】輕量、舒適、抗候佳,三項兼備的四季帳篷,雪地紮營我選——MSR Access 2


Hubba Hubba 三季帳的強化版:Access 2 四季帳

如果你是MSR經典三季帳篷Hubba Hubba的粉絲,那你也會像我一樣愛上強化版的Hubba Hubba——Access 2。

Access 2延續了Hubba Hubba的經典設計:出入方便的雙門雙前庭、輕巧的打包重量與體積、簡單方便的搭設方式,而營柱與表布更加強了在雪地的抗候性。這些配置讓MSR Access 2在國外裝備界裡都有著相當良好的評價。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筆記】深度解析癌症與治療的可能——《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



如果你和我對癌症一樣好奇,我會推薦你這本書——《萬病之王:一部癌症的傳記,以及我們與它搏鬥的故事》。
**人生第一篇科普文,獻給了癌症。感謝本書讓我有機會寫科普文XDD。**

從「我們有可能避免癌症嗎?」開始解析癌症是什麼、癌症歷史,再到癌症病患的心路歷程,概括一併提及,最後回到自我跟大家分享,面對癌症,現在我們還能做什麼。

此篇讀書心得,我抱持著讓平凡人都能了解「癌症」的心情去書寫,所以把書中章節講解的精華濃縮再濃縮成一個段落,並加上自己的見解,但更多的故事細節,值得你到書中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