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行走的第一天開始,就發現和過往經驗有很多的不同。
最初我是穿 Zamberlan 中性鞋(Zamberlan 1025 Tofane NW GTX RR),一年半載,走過兩天一夜如兩日玉山主北,縱走九天如能高安東軍等。
一直以來對登山鞋的印象是:堅硬、挺立又穩重,這一年來花足了心思去馴鞋。
2019 年 9 月初改穿 Zamberlan 女鞋(Zamberlan 330 MARIE GTX® RR WNS)去三天兩夜八通關上玉主,完全打破我對登山鞋舊有的觀念和想像,才明白「合適」的威力到底有多驚人。
最吃驚的是——身體力行去實踐裝備輕量化後,居然連「習慣」都能改變,這是我萬萬想不到的。
![]() |
圖左為 Zamberlan 1025 Tofane;圖右為 Zamberlan 330 Marie |
實際上,有哪裡不一樣?
直接做一個圖表給大家參考,用數字說話最可靠。
Zamberlan 中性登山鞋・經典代表
|
Zamberlan 新款女鞋・輕量代表
|
說明
| |
列舉型號
|
![]() |
![]() |
左為 1025 Tofane,防水高筒皮革重裝登山鞋,獲 Outdoor Industry Award 2010 大獎肯定 !此款登山鞋是Zamberlan有始以來做出最成功的登山鞋。
右為 330 Marie 2019年新款,靈感來自 Marie Paradis 的精神。由女性設計和製作,完全以女性角度出發。這款靴子非常輕便,非常適合在各種條件下背包和徒步旅行。
|
適合的人
|
都會山地兼具的經典品味。
重型穩定,男性尤佳(普遍肌力比女生高)。
|
輕巧又支撐。
想走輕量化又需要登山鞋保護性的登山者和女性尤其適合。
|
個人覺得:兩雙拍照起來,都超好看!!
很有復古登山的美感。
|
系列
|
重裝縱走
|
輕量健行
| |
重量
|
970 g (單支42號)
|
622 g (單支 41 號)
|
兩腳加起來,共落差 696 g。
(相當於一支330 Marie的重量)
|
Gore Tex
|
是(防水)
|
是(防水)
| |
表布
|
Hydrobloc® full grain waxed leather
|
Full Grain Waxed Leather With Hydrobloc® Treatment
|
鞋面為全粒面蠟皮革,鞋面透氣,非常耐用。獨家技術 Hydrobloc 皮革鞣制,增強防潑水性與耐久性。
330 Marie 的皮革則更強調輕量和柔軟的特性。
|
表布厚度
|
2.6mm-2.8mm
|
2.0-2.2mm;Cordura®
|
越厚越堅硬,同時也越有保護性,但相對的也因為僵硬,所以對女生來說鞋帶不好繫緊(有感)。
越薄越軟,以厚度換輕量,保護性相對犧牲,但靈活性大大增加。
|
裡層
|
GORE-TEX Performance Comfort
|
GORE-TEX Performance Comfort
|
同為襪套式設計,運用 GTX Bootee 作法,將 GTX 與鞋身熱貼合,緊密並減少縫線,提供最佳防水透氣效果。
|
襯墊系統
|
專利的 Flex-STM 系統
|
專利的 Flex-STM 系統
|
高筒之餘,在鞋外側靠近腳踝的地方,設計一處柔軟的襯墊,讓雙腳在崎嶇地形行走偏移時,不會因為鞋筒的擠壓而不舒服,同時兼具腳踝的保護性。
要我形容的話,就是在一個不穩時,覺得腳踝輕輕地被接住了,順勢站回穩定的姿勢。有夠溫柔 >////<。
|
鞋墊
|
Nor-Flex Light 3,5mm + PE
|
Nylon 3mm + PE
|
Nylon本身就標榜高強度同時又輕量。
|
中底
|
High Density PU
(較重)
|
Low Density PU Wedge
(較輕)
|
其實兩雙都採用雙密度PU中底:
密度較低的一層用來吸震,密度較高的一層用來提供穩定性及減震功能。
|
鞋底
|
Zamberlan® Vibram® NorTRAK
|
Vibram® Lite Wolf
|
Vibram® 的鞋底都很優秀:卓越的抓地力、良好的下坡制動力。幾乎已經吃下所有越野和登山鞋底的市場。
Lite Wolf又以輕量為主。
|
版型
|
寬版鞋楦,適合亞洲寬版腳型。
|
ZBPKPerformance Fit + ZLF(Zamberlan Ladies Fit)
較貼身有包覆性,和舒適的鞋頭。
|
都為RRS 鞋頭熱塑型橡膠加強防護,防止石塊、冰塊和碎石片。
我的腳板偏微寬楦,兩者穿起來都很舒適穩定。
|
產地
|
義大利
|
義大利
|
感受上,有哪裡不一樣?
- 登山行程:三天兩夜,八通關進,登頂玉山主峰,塔塔加出。
下面列舉的,都是我在登山行程中感受最深之處,從小細節影響了大習慣。
- 綁鞋帶:變得輕鬆自如
一般男性可能無法體會我綁鞋帶的痛苦,過往無論我怎麼用力拉扯,鞋頭那側的鞋帶始終聞風不動,手指都被鞋帶扯疼了,還是綁不緊。我後來換了鞋帶綁法,解決了綁不緊這問題。
這影響了我每次休息願意鬆開鞋帶的次數,還有鬆開後,再次穿上拉緊的痛苦指數。過去,我認為不隨意穿脫登山鞋是常態,要馬穿著都不脫,要馬脫了就不穿。
換女鞋後顯著的差異,有如解開了陳年裹腳布,我才明白快速穿脫又擁有穩定的保護性,是一件多麽暢快的事情。
現在我連從帳篷出來去上廁所,也可以輕鬆穿脫登山鞋,不用額外帶拖鞋都行。
- 鞋身變小:極度輕巧
整體鞋身變窄,但抽高,高筒的保護支撐性增加,取代原本重量和厚度為主的穩定性,在靈活跟穩定之間取得平衡——這件事我覺得對體重較輕的女性而言,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足夠輕巧的登山鞋,鞋帶鬆開了也很舒服,走路也不會因太重而掉下來,也是我願意休息時穿著、臨時出帳篷也可以套上,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身為一個腳踝韌帶曾經受過傷的使用者,很看重腳踝保護性,輕巧的同時又提高筒身,完全是我的一時之選。
- 濕石止滑:Vibram® 黃金大底
這部分是我在過溪時的真實感受,從前如果說負重20kg以上是心中厭惡第一名的話,那踩濕石過溪絕對是第二名。
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負重30kg以上,然後穿登山鞋過溪踩石頭,居然能如此快速也不會滑倒?
技巧固然重要,另一個秘密就藏在登山鞋的鞋底。Vibram® Lite Wolf 除了用最新的工藝技術打造極度輕量化外,濕石頭上的表現也讓我很安心。
這次實際重裝走過瀑布過溪,相當止滑,甚至還能沾點水珠再停留拍照,是我一直都很想做的事XDDD。
輕量化:發現自己輕盈靈活的登山風格
從那天起,我始終覺得自己負重下的靈活度都需改進,曾背過23-24kg,我知道在女生裡這負重能力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行進速度也堪堪順暢。然而,每當行進間偶爾不預期被大背拉扯一下,心中都說不上來的不自在,每次負重上山都是我最掙扎的時刻——這只是還沒習慣的過渡期——我一直都如此說服自己。
2019年初我們開始實行裝備輕量化,日本雪季攀登西穗高岳三天兩夜,背包加冰斧、冰爪、帳篷、保暖系統、睡眠系統、繩索與確保器械,還有兩三天的食物全部加一加,共12.5kg——我第一次被輕量化的威力震懾,從沒想過雪季上山可以壓在15kg以內。


這次2019年9月我換上了 Zamberlan Marie 輕量化女鞋,配上三天兩夜含裝備食物共9kg的大背負重,才走第一天,就發現事情不一樣了,走完三天後,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不是我的負重能力和習慣都沒有增長,原來那本來就不是我的登山風格!
![]() |
輕量化後:包包小到甚至正面看不太到,比我的頸項都還低。 |
越野跑出生,甚至還在野跑賽事中上過凸台的我,本來就最習慣也最在行輕巧和靈活,居然放著強項不用,跑去背20kg以上的大背穿重靴練負重,有如枷鎖纏身,自廢武功。
穩重的登山鞋更適合背負大重量的山友。擁有高保護性同時又輕量,才適合我。
除了各式裝備的輕量化外,從沒想過換雙登山鞋後,我的登山風格才完全體現了出來。
從頭到腳的輕量與靈巧,不再被背上重擔牽來拉去,那是最自在的遊走,最暢快的呼吸,一解我數年來在負重裡的抑鬱與憂愁。
至少從這天起,我深刻的明白——輕量、靈巧,這就是我的登山風格。
Zamberlan 家族製造登山鞋至今已有90多年的經驗,現在仍堅持傳統義大利製鞋工藝結合現代製鞋方式來手工製作每雙鞋子,並將工廠設置於義大利,以方便監督生產過程,而 Zamberlan 也不斷研發或合作創新的專利技術來強化產品的機能。
Zamberlan 今年新色超多,有興趣的人,可至官網或百岳戶外裝備,去實體店試穿試走看看~
線上傳送門:百岳戶外裝備
百岳台北店:114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二路8號
百岳高雄店:806高雄市前鎮區民權二路456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