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海外攀登】法國霞慕尼 Chamonix・中 - Alpine紀錄:白朗峰三山路線(20180703-17)


這次在阿爾卑斯山區待了四天三夜:

D1 上山紮營
D2 白朗峰三山路線 Trois Monts Route,PD+(USA 5.8)- Top 50
D3 南針鋒經典路線 Arete des Cosmiques,AD(USA 5.9)- Top 50
D4 南針鋒山屋 Arete a Laurence,PD(USA 5.7) - Alpine初階路線


D1 上山紮營


營地 - 山屋底的 Col du Midi 雪原有很多人紮營,不過官方資料說紮營是不被允許的,若要紮營允許日落紮營到日出,隔天把帳篷塌平,但現場還是十來頂挺挺的帳篷在紮營XDDD。

山屋 - LES COSMIQUES 靠近南針峰纜車站,無wifi,有訊號,必須事前電話預約
Night + Breakfast : 42 €,Halfboard: 66 €,電話: +33 (0)4 50 54 40 16 

左:帳篷區,右:Les Cosmiques 山屋

路線難度對照表:



  • 紀錄:

0630 徐姐寄物
0820 補眠起床
1000 出民宿
1100 Aig. du Midi 南針鋒纜車排隊,再次寄物
1220 搭上纜車
1310 Alpine出口整裝上冰爪繩隊
1400 出發
1430 山屋下營地,紮營
1640 完成紮營= =”
1700 晚餐
1900 就寢

提醒:
不要像我們一樣悠哉地吃完早餐,還在打包,最後慢悠悠的背起沉重的大背,10點到南針鋒纜車站,才崩潰發現要領號碼牌排隊,一個半小時後才輪到我們搭纜車……
只好再悠閒的吃完午餐,再上去。
Tip - 可以先在網路上預約,或是早點去排隊(廢話,哈)

南針峰纜車排隊(其實這張是下山後拍的,臉紅紅XD)

Aiguille du Midi 南針峰纜車 3842m

排隊號碼牌也好精緻!

Alpine的出入口,在冰洞裡好冷


從南針鋒走到營地很快,都是下坡(回程崩潰),反而是紮營花了比想像久的時間,因為要住不只一天,所以我們費了一些心思在築雪牆,還有挖腳洞,為了能住的更舒適又長久些。

認真覺得住雪地非雪地帳不可,因為內帳材質不同,雪地帳內帳為大面積防風透氣布面,僅頂部有少面積的紗網,溫度的恆定跟防風效果會差非常多。

我們這次帶了 MSR Access2,跟Huba Huba一樣的底部面積(Access為了抗風,穹頂兩側做得比較窄),雙開式兩人帳,我們把零碎雜物塞在周圍,大背和技術裝備則丟在兩邊前庭,內帳空間堪堪足夠。
有點猶豫是否要住看看三人帳,空間更大些,但也擔心三人帳空隙會變多,保暖相對不易。

感謝 榛樹林 慷慨相借,讓我們安然度過每個美好又溫暖的夜晚。:)
#MSR #MSRTaiwan #Access2 #WindBurner

這四天天氣都非常好,所以沒有遇到任何帳篷的反潮問題,只有隨著我呼出的熱氣,睡袋口周圍的小反潮。

此次的睡墊還是稍嫌不夠力,我們兩個的背都會微涼,微涼則睡不穩,今天只是-4度,未來如果還有更寒冷的挑戰,勢必需要做更多的準備,這次是個很好的初次嘗試經驗。


剛走出南針峰纜車就一路下坡

雪地帳是全透氣布面

挖腳洞,放鞋子、鍋具

登山杖當營釘超好穩超好用! 

擋風牆越築越高XD,大家都蓋得很好!

天氣好,夜晚繁星:)



D2 白朗峰三山路線 Trois Monts Route,PD+(USA 5.8)- Top 50來回22K,爬升1300m


Mont Blanc 白朗峰 位於義法兩國交界,最常見共五條,在此介紹其中三條路線:

  1. Arête des Bosses最輕鬆、最熱門的路線,距離8K,爬升1000m,從 Les Houches 出發,住兩天一夜山屋 Goûter,是最輕鬆的路線。
  2. The “3 Monts”白朗峰三山路線,也是Trois Monts Roite,距離22K,爬升1300m,南針峰出發,很長也很遠,因雪坡爬升多難關少,又以國外日照時間長,大家都選擇當天來回。
  3. Aiguilles Grises route被稱為教皇的路線或Aiguilles Grises,北壁,義大利側,距離最短,難度最高,也戲稱義大利人的技術都這麼變態,就是因為他們爬山的難度都很高。

其中此次攀登的路線為 The "3 Monts",白朗峰三山路線,也是Trois Monts Roite。

Mont Blanc 白朗峰

2D,The “3 Monts”:白朗峰三山路線,也是Trois Monts Roite

3D,The “3 Monts”:白朗峰三山路線,也是Trois Monts Roite



上山前遇到一位大陸大姐,獨自一人想爬白朗峰走 Arête des Bosses 傳統路,便請了當地嚮導,費用為 €1200,上山之前,那天嚮導請大姐背自己的裝備去給他檢查,才會遇到。

Guidebook 寫 Trois Monts Route,是一條去程就需費時5-7小時的長程路線。
加上回程時間,還有和外國人比,對雪地相對不熟悉路況,再預留一點狀況時間,外國人可能來回10-14小時,我們則預估有可能走15-16小時。

沒想到一語成讖QAQ⋯⋯真的走了14小時多⋯⋯說來真是慚愧。




  • 以下紀錄參考:2位雪地老手,一個繩隊,3517m-4810m,GPS


白朗峰三山路線 Trois Monts Route,PD+(USA 5.8)

0420 起床
0715 出發
0810 第一個裂隙,過鐵梯
0910 第二個裂隙
1035 第三個裂隙,抵達難關
(難關為內傾45度40米的冰雪坡,20米為界分兩段,中繼確保站為冰雪岩混合大石頭掛繩圈,頂部確保站為雪樁套繩圈,沿路有主繩加麻繩可做二確,繩子有些綁確保站,有些直接打進冰裡未知處,看不到源頭。)
1120 難關中繼確保站卡住,一堆人下降,浪費一小時等待
1225 度過難關
1510 白朗峰,拍照5min,風太大太冷
1735 抵達難關,Top anker 繩圈斷掉雪樁脫出失效,猶豫15min後,決定solo下攀
1750 難關中繼確保站,30米繩雙繩垂降不夠長,無法直接垂過裂隙,須分兩段,要馬繼續solo......
1840 度過難關、第三個裂隙,收繩整裝
1920 第二個裂隙(為何外國人雪地下降如此快,跳跳跳就不見了⋯⋯)
2055 第一個裂隙,下攀過鐵梯,比較可怕……
2130 大霧瀰漫,抵達帳篷,太陽剛好下山
2230 晚餐
2330 就寢





早上有點晚起,0530已日出,太陽曬屁股才出發,到白朗峰前總共有三道裂隙,也有三座山頭。

0830,才走上第一個山頭,就頻頻遇到已經返程的外國人繩隊,還想說三更半夜帳篷外怎麼這麼吵,原來是一堆人摸黑上去回來了。

後來回國後查資料才知道,原來在雪地爬山很多人會選擇凌晨摸黑出發,叫做 alpine start,剛出發地形還不會太複雜,上坡也都是硬雪,趁此時度過漫長又沒有技術要求的上坡行走,把天光留給過地形,而回程下坡走鬆雪也較不費力。

Trois Monts Route 三山路線,除了第三道裂隙是難關外,其他基本上就是在走無止盡的雪坡,是條適合摸早黑的路線沒錯,連白朗峰山頂都是一個大雪坡,到頂時都不太確定是否真的登頂了🤣🤣。





我們選擇夏天行走,裂隙上該融的冰雪皆已融化,加上是爬山的熱門季節(比較沒那麼冷),路線上都能循著足跡走,迷路風險較低。

三個山頭,就有三次又長又陡的超級大雪坡要走,建議走步伐最細碎、最之字的那一條足跡線,我們也是偷偷跟了一個Guide後面走才發現,那通常是最省力、行進速度也是最快的一條。

因為歐洲的冰河甚多,Alpine 的繩隊觀念非常吃重,行進確保的方式也很多元靈活,光是第一個裂隙上鐵梯後,就學到把冰斧插在雪裡當雪樁用的臨時確保(歪國人看不下去你動作慢,為了不被卡更久,就會幫你確保XDDD)。






路線中唯一的難關是第三道裂隙,如紀錄所述為內傾45度40米的冰雪坡,雖說是冰雪坡,但因終年積雪不融,冰斧打進去的觸感更像是冰瀑,暴露感極大。

雖沒有Top rope確保,但因為內傾45度,又以40米分兩段攀登,中途還有大小石頭矗立的中繼確保站可以休息,路上偶有麻繩跟主繩供二確,只要肌力、耐力不要太差,solo上去是沒問題的。

就算如此,它依然是難關,當人一多時,就會被卡住。

1120,我們怎麼也想不到,已經上攀難關20米,在確保站掛了自我確保,用不怎麼舒服的姿勢停在45度的冰壁斜坡上,我們就突然地被卡在那!!

忽然間,人們紛紛從難關上頭下來,無數個繩隊從Top anchor垂降或下攀,我們耐心地等著他們下來後換我們上去⋯⋯等呀等,等呀等⋯⋯居然等了整整一個小時!

卡在冰瀑裡又冷姿勢又不舒服,我心中幹樵了好一會,終於Johnson從人流中抓到一條縫隙,我們快速輪流solo上去。

原來難關上頭是只能容納一人寬的狹長瘦稜,兩側都是斷稜,根本不能擠太多人,我們倆人魚貫越過回程的人,繼續往Mont Blanc邁進,離開難關時已經中午1225。


一旦越過第三道裂隙,即抵達難關下方

一旦越過第三道裂隙後,就是難關下方了,不好站必須直上
內傾45度,以40米分兩段攀登,中間石頭區為中繼確保站

中繼確保站擠滿了人,為了等上面源源不絕下降的山友們


還有最後一個山頭 Mur de la Cote rock step 要爬,風勢越來越大,萬幸高空依然晴空無雲,我們數著預定的停損折返時間點1430,在無數個喘息中繼續往上邁進。

連Guidebook都寫,Mont Blanc 看起來很近,但實際上走起來很遠,一片白芒之下很難發現它其實非常的陡,加上山頭風吹雪把足跡都蓋掉了,我們一半走在鬆雪裡的新路上,偶爾又踩回已被踩實的硬雪中,辛苦非常,再次理解為何大家要趁硬雪摸超早黑 Alpine start。

過腰繞時,Mont Blanc 一直都在眼前,走起來卻始終遙不可及。

白朗峰其實不難,只是一個超大雪坡而已,走上去就到了,但它前面三座漫漫無際的雪坡和裂隙,把攀登時間拉得如此漫長。

還有兩隊繩隊山友在後頭,我們決定稍微延後停損時間點,嘗試繼續登頂

1510,順利登頂 Mont Blanc 白朗峰 4810m。








風大到無法再多待一秒,拍完照火速下山,離開前瞥到一隻烏鴉悠然飛上頂峰,還愉悅地在雪地跳了兩下,我們爬得這麼辛苦,真的無法想像為何烏鴉可以如此輕盈?而且牠上來幹嘛?這麼細的指爪踩在雪地上牠不冷嗎~~~?
強勁的風速打在臉上手上全身上,快速帶走體溫,我心中千萬個為什麼,已無暇多想,只能儘速下山。

雪地下坡輕鬆又愉快,但我們實在太累了,依然小心為上,穩扎穩打地一步一步走著。

回程時看到,原本最靠近我們的法國人三人繩隊放棄登頂,已經折返走回難關,另一雙人繩隊還在努力登頂中。

一直到我們回到難關頂點上,法國三人繩隊依然還在,我暗自慶幸不是獨自下難關,還有山友陪伴一起解題,到了瘦稜上,看到他們三人在抽繩,心中疑惑了一下,準備要掛自我確保時,才發現作為 Top anchor 的雪樁從冰裡脫出,上面的繩圈也斷了,難關頂的 Top anchor 已失效⋯⋯
難怪他們在這裡卡關這麼久⋯⋯!!

我們問候彼此,才知道他們來自法國,也是幾個朋友一起來爬山,兩邊一起討論有沒有其他辦法下難關。

也試著把雪樁打進原本的洞,希望可以打的更深,或是在旁邊打一個新的雪樁洞,但在瘦稜上,沒有自我確保我們不好施力,堅實的冰壁依舊絲毫不為所動。

也思考是不是用冰螺栓打冰洞做確保站,但連雪樁都脫出,不確定這裡的冰況是否足夠堅硬,再把腦筋動到石頭上,但離我們最近的大石頭區,是下面的中繼確保站,遠水也救不了近火。

後來我跟Johnson討論,決定Solo下去,我先下,他在頂點幫我人身確保,我下到中間大石頭確保站時,再跟他講路況、要注意的地方等,之後換我在下方幫他做確保。

說完我便開始整裝,準備下去,法國人知道我們要Solo一陣驚異,還很Nice的幫我們做二確,我更安心的下去了😂😂。

45度內傾冰瀑PD+(5.8)確實不難,冰壁時有凹洞階梯,時而破碎不著力,太陽已繞過這側,陰影之下越爬越冷,加上一次下20米,到後面手越發的酸澀,很怕肌耐力不夠、沒力會fall,不過爬到一半開始看到些許主繩跟麻繩,源頭埋在冰裡未知處,不確定當初怎麼假設的,拉起來很穩,至少可以掛個自我確保做二確,平安下到大石頭區,和上面說完狀況,準備換Johnson Solo下。

Johnson Solo下來時,一位法國人也跟著Solo下來,看來他們也決定Solo了,知道中間會開始有繩子,似乎大家也比較有膽試過難關。

接著輪 Johnson 繼續下到下面的裂隙雪原下,我評估一下想雙繩直接垂下去,結果沒想到繩長足夠到難關冰瀑底,但還不足以過裂隙,到冰瀑底要再找另一個地方掛雙繩,才能繼續垂第二個繩距,弄了頗久,後來想想,加上後面也都有主繩能做二確,我也直接 Solo 下應該會更快才是,雖然覺得暴露感很大各種害怕⋯⋯

當在冰瀑底理繩準備第二條繩距時,突然聽到上頭老外說:「Watch out!」,還沒抬頭就看到一隻冰斧掉下來,插在距我們兩米遠的冰雪裡,上面一個法國人不知道是手拉繩,還是繩隊確保住了,整個人掛在冰瀑半腰上,他揮手跟我們示意,確定他沒事,我回頭加速手邊的動作。

就算已經順利度過難關,在別人下面的風險也很高啊⋯⋯

我們下到裂隙之下整裝,重新結起繩隊,再度往雪坡回程邁進,還沒出發就有一對雙人繩隊從雪簷上下來,是最後登頂的那兩個外國人!速度好快!猜想他們應該是果斷Solo下來,越過我們後,沒三兩下就看不見他們的背影了⋯⋯下坡速度超快⋯⋯

後來才發現,不是他們兩個很快,而是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雪地下坡速度都超快,都用跳跳跳,三兩下就不見人影,包含那三個法國人繩隊,就算繩子拉著彼此,三人也都很快的跑跳下雪坡,超我們車後,完全海放我們。






看到許多老外成熟的雪地步伐,環境帶來的技巧熟練度,還是差太多了,在台灣只有一季的時間可以訓練,而且還不是週週都能上山,我們這些週末登山者,要學得地方,還有好多啊!

雲層上來了,越晚越煙霧瀰漫,幸好還是有些能見度,爬了整整14小時多,身心俱疲,就算是下坡也走得好累。
2130,在太陽準備下山時,我們終於順利回到帳篷,雪地經驗大躍進,如此漫長的一天,我們回來了。


回國後看紀錄查資料發現,總里程22K、總爬升1300m,相當於從雪山的七卡山屋到翠池,當天來回,加上雪地、過難關、三四千公尺高海拔的攀登,難怪那天會這麼累⋯⋯ 







位置: Unnamed Road, 法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