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裝備貴,而是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 一定要裝備輕量化,再使用輕量化背包?
- 我該如何選擇輕量化背包?
- 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再來看包包特色
- 攀登包(Alpine Pack)與超輕量包(Ultralight Pack)的特色差異
- Alpine Packs vs. Mountaineering Packs 數值比較表
- Alpine Pack是什麼?
- Alpine Pack細部特點
【輕量化背包・上】輕量化是什麼?我該輕量化嗎?
輕量化是條不歸路,一旦體驗那美好滋味後,就無法回頭。
先來自嘲一下:「不是裝備貴,而是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原本也像不了解的人一樣,看到輕量化的第一個念頭是:「有錢真好。」,但實行輕量化後,我反而有更深刻的感受。
——輕量化的真諦,並不是指高價位裝備,很多時候則是體現於「攜帶物品的精煉」,是否真的「需要」帶上它。
——千萬別被「好貴」的觀念,限制了我們對「裝備使用」的想像力。
實際體驗:
當真正開始實行輕量化後,那是有如一個wake up call般的震撼彈,在腦中爆炸醒悟:
《四天三夜:逆奇萊連下北壁出屏風山》
全隊四人都採輕量化,兩男兩女每人基本背包重量(BPW)都低於7kg,背包總重量(TPW)不到10kg——過危險地型時更加穩健,上下背包不再成為痛苦,行程中更有餘力紀錄拍照,享受登山的過程,行進速度甚至快過上河圖近二倍。親身體驗後,輕量化的威力十足驚艷。
- 雪季實測:背包總重量(TPW)約12.5kg。
日本西穗高岳雪季攀登,含雪地帳篷、冰斧冰爪、器械繩索、三天食物、行進水,約12.5kg。雪季內帳外,夜間溫度-5~-12度。
- 秋季實測:背包總重量(TPW)約9.6kg。
逆奇萊連下北壁出屏風山,含金字塔帳篷、醫藥包、爐頭瓦斯、四天食物、行進水,約9.6kg。外帳內,夜間溫度8~12度。
年初體會到雪季上山能在13kg以內的世界,會恨不得夏季上山都壓在10kg以下。山友們應該都知道,10kg以內、15kg以上,還有18-20kg以上,分別是三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爬同樣的山,我的包包比奇萊南南華、奇萊主北的友人們還小上一圈,這就是輕量化的魅力。
一、心理上:
並不是只有升級裝備一途,在輕量化的核心心態上,很多時候我們是捨棄「不需要的」,只精挑出「真正會用到且需要的」品項上,並把裝備一物多用、系統組合化。
(例如:帶睡袋不帶收納袋、只帶粉包與脫水食物且事先去包裝、拖鞋當坐墊、備用衣當枕頭…等)
二、實務上:
有時候輕量化背包,不比一般負重背包貴,甚至等價或是更便宜的也大有包在。
換句話說,其實一次到位最划算,買錯裝備反而最貴。
(可看 下篇:輕量化背包比較表,直接比價。)
PS. 內心OS:當看到國內外很多輕量化沈迷者想出的辦法時,更多是難以置信的創意,想像力真的是超能力,太可怕了。
(e.g.
- 山行者豪哥把背包腰帶給剪了,減輕20g。
- 國外大大把牙刷湯匙叉子手把都剪掉,只用一根木枝輪流插著用。
- 輕量化聖經作者教大家如何選植被擦屁股,連衛生紙都省了,環保又輕量。
- 半夜如果被冷醒,就起床開合跳五下,每跳一下算省了約100元的裝備錢。)
三、輕量化時:
首先拿出你的電子秤,把東西放上去後,你就知道要帶什麼/ 該買什麼了。(咦
輕量化有幾個重要的階段 :
- 裝備秤重、檢視裝備清單 ──┐
- 風險評估、限制突發狀況 │ 循環回 1.
- 想要、需要的抉擇 │
- 一物多用、組合化裝備 │
- 提升戶外技能 ─────────┘
(這段為Johnson大大補充)
當開始走上輕量化後,稱得上是克克計較。
我的輕量化經驗:
關於打包物品的挑選,秉持著一個原則:「能帶輕的,就不帶重的;有多功能的,就不帶單一的;只帶需要的,無用的完全不帶。」
這原則看似廢話,但認真拿著照妖鏡去細看,會突然發現有超多東西都沒有必要帶上山,積沙成塔,最後累積省下的重量,扯到讓我大吃一驚。
除了精簡所需物品外,身為一個怕冷的女生,強烈建議入手的排名如下:
- 睡墊:CP值最高,氣墊睡起來舒服,又能有效隔絕寒氣,保暖度驚人能撐很久都還不用升級睡袋。
- 露宿袋:相對金額較低,卻能有效提升溫度2-3度,防水又輕量。
- 羽絨外套:雪季前,只帶一件足夠保暖的羽絨外套即可,基本上不需要帶其他保暖層。
更多詳細可參考:
山行者豪哥的輕量化分享,十年前的先驅者,歷久不衰:http://haolite.blogspot.com/2014/07/20140620-21xul.html
朋友輕量化表單:輕量化 計算表.xlsx
兩本書推薦:
一定要裝備輕量化,再使用輕量化背包?
輕量化背包的負重系統相對輕薄,舒適重量也會比較低,建議總重不超過13-16kg,再使用輕量化包。
(我個人覺得夏季10kg以下,冬季15kg以下,一般人都可以達標的。)
但也有專用於多天數(Multi-Day)的超輕量背包,親眼看過它的能屈能伸(升數可調整:40-60L,負重範圍:15-22kg),專精設計後的負重系統出乎意料的優秀,體驗負重約10kg,背在身上輕若無物,就算再重一些也無妨的感覺。
(攀登包Alpine Pack負重系統則更簡約,同為10kg背起來體感反而頗重,實測差異很有感。)
我該如何選擇輕量化背包?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輕量化型態的背包,分別是 攀登包Alpine Packs 與 超輕量背包Ultralight Pack,各有不同的特色,在了解差異之前,我們先回頭檢視自己的需求。
兩個需求指標:
- 我想:輕量化 or 練負重
- 有計畫要:雪季登山健行 or 雪季技術攀登
我個人的大背需求:
- 想輕量化(超輕量背包Ultralight Pack/攀登包Alpine Pack皆可)
- 有雪季技術攀登計畫(攀登包最佳 Alpine Pack only)
關於雪季攀登:
輕量化背包和傳統負重背包,皆可做雪季登山健行使用,但若用於雪季「技術」攀登,則建議使用Alpine Pack。
提個外話,關於探勘:
如元植大大所說:「Ultralight Pack跟Alpine Pack都有使用極輕薄材質,基本上探勘時遇到黃藤,戳兩下就破了XD。」,建議大家還是背個耐操不心疼的包比較好。
明白了需求,接著看包包特色:
超輕量背包Ultralight Pack和攀登包Alpine Pack之間該如何選擇?分別的特色又在哪?
0 意見:
張貼留言